搜索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组织申报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的通知

作者:戴尊红 来源:科技处 责任编辑:刘园园终审: 点击: 日期:2016-05-23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带动和激励全市教育工作者以研究的方式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市教育局决定开展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坚持教育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组织和带动全市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教育规律,破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难题,推动教育科研为教育决策服务,为素质教育实践服务,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重大课题攻关,服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以事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设立重大招标课题, 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开展前瞻性、系统性、实证性研究,解决制约教育改革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短板问题, 为教育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激发改革创新活力,解决教育实践问题

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聚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发展、考试与评价等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全市教育工作者开展行动研究和实践探索,以解决实践问题为着力点,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创新。坚持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培育具有时代特征、青岛特点、学校特色的教育科研创新成果,提高教育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贡献度。

(三)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校长教师队伍

以立项课题研究为带动,引导教育工作者深入学习教育基础理论,广泛借鉴国内外教育最新研究成果,系统研究、破解办学育人实践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持续探索和锐意改革中形成办学特色和育人风格。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校长教师思考教育问题的前瞻性、深刻性、系统性,激发校长教师破解教育难题的使命感、自觉性、创造性, 助力岛城教育家成长。

三、课题类别及有关要求

(一)课题类别

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分重大招标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规划课题和教师专项课题四大类,拟立项规划课题300项。

1.重大招标课题。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方向聚焦“十三五”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见附件1: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指南)。重大招标课题面向全市公开招标,申报重大招标课题需参加现场答辩,不参加答辩视为自动放弃,流标的重大课题可通过委托方式进行研究。重大招标课题一般在2年内完成,立项数不超过年度立项课题总数的5%。

2.重点课题、一般规划课题、教师专项课题由课题申报人结合实际自拟研究主题,自主申报课题类别(可参照附件2: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选题参考),由青岛市教育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通过后立项。鼓励开展反映国家需要和符合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前瞻性课题研究,鼓励各单位聚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难点问题开展长线课题持续研究,根据课题的选题价值、申报论证质量和研究条件,评审专家组从自拟课题中择优推选重点规划课题。重点课题立项数不超过年度立项课题总数的15%,一般规划课题立项数约占立项课题总数的60%,教师专项课题由一线教师任课题主持人,以教研组、年级组或教师团队为研究主体,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立项数约占年度立项课题总数的20%,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

(二)有关要求

1.提高课题申报质量。申报课题要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体现创新性、科学性和针对性,课题名称表述要严谨、规范、简明。各单位要把课题申报的过程作为诊断发展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和路径、寻找改革突破口和增长点的过程,认真做好选题、调研、文献研究等基础性工作,聘请相关领域专家指导课题论证,确保课题申报质量。

2.课题申报要提交《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评审书》(见附件3)一式三份,统一用计算机填写、A4纸打印、左侧装订。重大课题不限定申报数量,其他课题驻青高校原则上每单位可申报1项。课题申报人须在申报评审书中明确填写课题类别。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未按规定时间结题和正处于研究周期的年度课题,不能申报“十三五”规划课题。

3.所有课题申报材料按课题申报类别分类汇总,填报汇总表(见附件4),于6月17日16:00前以学院为单位QQ传送申报书、汇总表电子版并报送盖章的汇总表纸质版。

联系人:戴尊红

联系电话:56998

附件1:招标课题指南

附件2:选题参考

附件3:课题评审书

附件4:汇总表

附件5:网上申报操作指南

附件1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指南

1. 青岛市(区市)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

2. 青岛市全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与路径研究

3. 学前教育质量检测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4. 青岛人口变化预测与教育资源配置研究

5. 青岛市多元办学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 中小学办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研究

7. 青岛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路径与评价研究

8.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推进青岛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

9. 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服务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研究

10.管办评分离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11.推进教育家办学的政策与实施路径研究

12.激发农村学校内生性发展活力的政策与机制研究

13.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中的STEAM教育探索性研究

14.国际理解教育的学科渗透和课程开发研究

15.青岛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绩效与评价研究

附件2: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选题参考

序号

研究方向

要点建议

1

立德树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校德育改革;家校合作育人机制创新;中小学法治教育实效性研究;学生社团建设和学生志愿服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暴力问题及应对;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变革;个性化教育理论与实践;学校特色办学及评价研究;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及评价改革;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及对策研究等。

2

基础教育

(含学前教育)

幼儿园管理机制与策略;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策略;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0-3岁早期教育指导与服务;义务教育全域均衡发展;农村学校发展瓶颈与对策;农村学校发展指标与评价标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学校体育及校园足球;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与跨校合作;普通高中多元特色发展;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课程教学改革;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农村乡土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新市民子女教育等。

3

特殊教育

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医教结合、康教结合教学模式;自闭症儿童教育;特殊教育送教上门;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盲生、聋生、弱智学生的生理、心理及教育问题;全纳教育及评估标准;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特殊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特殊学校课程标准研究等。

4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契合度研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职业教育混合所有制发展;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发展路径;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普职融通改革与发展;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贯通培养模式;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职学生创业教育;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双师型”教师培养等。

5

终身教育

开放大学职能定位与常态发展;终身学习与学分银行建设;“互联网+”时代全民信息化素养;数字化教育资源开放;社区教育项目开发与课程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社区老年教育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等。

6

教育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互联网+儿童学习研究;中小学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平台建设;“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在线教学个性化应用模式研究;数字智慧校园建设;青岛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体系等。

7

教育国际化

国际化人才核心素养与培养路径研究;国内外教育比较研究;“一带一路”战略中扩大青岛教育开放研究;国际化课程开发与评价标准研究;职业教育国际化策略与途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校长教师国际化研修;教育国际服务等。

8

校长、教师队伍建设

校长领导力评价标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及对策;农村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与素质提升;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评价;教育家办学机制建设;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等。

9

评价改革

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教育督导改革;课堂评价改革;中小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改革;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综合评价等。

10

教育史志

区域教育史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发展历程、成就和经验研究;老校名校校史研究;地方教育历史名人及重大事件研究等。

  • 崂山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 四方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清河路6号

  • 高密校区: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 济南校区: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 教科产融合学院(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西段)5188号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2023 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