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续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提升后勤服务质量,10月28日下午,学校后勤社会化发展改革座谈会在后勤处会议室召开。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后勤党总支书记王士卿主持。

李勇肯定了学校近年来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他指出,随着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优质企业进入校园,给师生带来高品质的服务。后勤社会化面临新形势,一是处在转型期,后勤管理处由“办后勤”向“管后勤”转变,在校服务的社会化企业由最初的“零星参与者”向“全面承担者”转型,服务的范围由局部转向整体,管理的方式由分散式向集约化转型。二是高定位的形势,在校服务的社会化企业要找准定位,不能仅仅盯着经营服务,要通过服务承担起育人的作用。三是高标准的形势,近期通过安全检查发现不少问题,要在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服务标准。后勤社会化也面临新任务,就是要做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化运行和高质量服务,要按照多样化、 精准化服务做好工作,这既是对后勤管理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对企业实践提出的要求。李勇强调,一是要认清形势和任务、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加强学习、规范思想和行动,要加强指导、明确规则,要加强规化、明确要求、严查严管。二是要强化制度和规矩,直面问题,立查立改。重点要解决好安全问题、质量问题、管理问题和评价问题。三是要尽快构建后勤工作评价管理体系,尽快出台四梁八柱的后勤管理制度和规范,尽快拿出学生公寓劳动素养和文化培育方案,尽快制定高质量服务实施方案。
后勤管理处处长郭永指出,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要始终坚持把安全稳定摆在第一位,要实现转型、提质、增效,建立“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竞争择优”办法,建立适应“一流大学”要求的一流后勤保障体系。
与会人员围绕后勤社会化改革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后勤处相关科室负责人、服务外包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