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校园传真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传真 > 正文

学校组织上好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

作者:综合 来源:各学院 责任编辑:刘奕辰终审: 点击: 日期:2022-03-04

2月24日至27日,全校学生共分三个批次、错时错峰顺利返校,根据上级有关通知要求,学校各学院结合北京冬奥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深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扎实上好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

中德科技学院开展“奋斗敬青春·一起向未来”主题返校教育。3月1日下午,书记任允晓、院长李庆党及其他党政领导深入课堂,以女足重夺亚洲杯冠军、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奥运健儿顽强拼搏为出发点,从学生德语学习、出国留学、考研复试、就业创业等方面展开,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如何尽快适应新学期,树立远大目标,努力成长为乐观自信、敢为人先、勇于担当、不惧挑战的新时代青年。

信息学院、大数据学院以“五项重点任务”为主线,院长刘国柱从热点时政、学科发展、就业创业、疫情防控等多个方面为学生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大课。通过微信公众号、qq小喇叭等平台为毕业生开展“春季就业创业指导第一课”,在微信公众号设置“企业招聘”“青鸟计划”专栏,发布就业咨询、招聘通知等讯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和保障。

机电学院通过开展“弘扬奥运精神,一起走向未来”“传承红色基因,筑牢青春底色,争做时代先锋”“学习航天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等主题活动,引领学生胸怀“国之大者”,引导学生勇于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学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开展10余次重点地区相关学生信息紧急摸排工作,为学生积极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化学院围绕疫情防控、学风建设、安全教育、社会实践等主题,多维度、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活动。院长罗细亮围绕考研相关问题为2019级考研学生进行专业知识讲解及答疑,鼓励学生培育科学兴趣、掌握科学方法、追求科学真理、勇攀科学高峰,以科研报国志。组织开展互联网+科技作品竞赛院赛答辩会、“实践归来话收获”活动,激发学生科创热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关注民生、奉献社会。

化工学院以“共燃冬奥梦,健康强中国”为主题,组织各班级积极开展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带领学生观看视频《一起向未来》,组织寒假体育锻炼分享会,引导学生体会“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通过中国代表团的次次夺冠瞬间,激发学生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克服一切困难的英勇气概。学院为学生开设团辅预约窗口,学生可随时随地联系辅导员老师预约开展丰富多样的团辅体育活动,让“爱体育·兴科大”融入学生日常。

自动化学院从“讲好冬奥故事,砥砺奋进力量”、“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自身本领”、“筑牢安全防线,强化责任意识”三个方面出发,运用多种形式扎实讲好开学第一课。带领学生观看冬奥纪录片,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冰雪健儿的回信》,宣传弘扬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学子厚植爱国情怀,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良好精神面貌迎接二十大的到来。结合近期疫情防控形势,重点强调校园防疫、防火等安全注意事项,加强青年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共筑平安自化阵地,激活“AI自化”强劲动力。

环境学院围绕疫情防控、科技创新、冬奥精神等主题,分层分类上好开学第一课。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风、考风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展现“新”风貌;对毕业生进行考研指导与就业动员,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未来规划,明确“新”目标;对研究生进行科研生涯教育,激励研究生勇攀科学高峰、厚植爱国情怀,取得“新”突破;此外,学院还通过主题党课、主题团课等形式对学生党员、学生骨干进行责任担当教育,号召“关键少数”提高个人素养,展现综合素质,谱写“新”篇章。

海洋学院以“一路同行、同心筑梦”为主题,分层次分年级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疫情防控、学业指导、科技创新等内容开展“开学第一课”系列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校园防疫共同体”意识,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组织考研动员指导和线上科技创新作品过审修改,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理想,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时代大学生。新学期海洋学院将继续踔立奋发、勇毅前行,聚焦人才培养,实现高质量发展。

(持续更新中)

  • 崂山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 四方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清河路6号

  • 高密校区: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 济南校区: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 教科产融合学院(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西段)5188号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2023 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