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心理育人质量,党委学生工作部坚持育人与育德相统一的工作理念,深刻认识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知识教育、宣传实践、预防干预、队伍建设等全过程育人体系,凝心聚力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

扎实推进知识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作为通识限选课程于2018年面向全校新生开设,经过几年发展,课程育人效果显著提升。课程坚持积极心理学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引入案例教学、心理情景剧等多种形式,打造体验式课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班级团体辅导已开展76班次,作为必修课程的实践环节,它对提高新生的班级归属感、改善抑郁起到积极作用。本学期开启60人的小班化教学,提供更安全的氛围开展小组讨论、大组辩论等活动,彻底变“单向灌输”为“多向交流”,充分实现朋辈间相互学习引领。启动“优师计划”,组织专题培训9场次、备课研讨近20轮次、教学比赛1次和督导听课15次,努力打造兼具创新性、高阶性和挑战度的优质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技能,提高心理健康素养。

积极创新宣传引导
以“9·25-友爱我”、“10·25-师爱我”和第31届世界精神卫生日为契机,开展宣传实践活动18场次,发布各类主题推文22篇,累计阅读量17827人次,坚持做好春夏秋冬四季主题宣传,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全年不断线,月月有重点”的工作格局。活动设计注重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美育结合,举办“宿舍恳谈会”、师生趣味运动会、海报设计大赛等活动,使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提升心理正能量,达到强心、健体、育美的效果。学校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心理”服务模式,开办朋辈互助抖音号,开通公众号“解忧杂货店”专栏,收到学生来信35封,给学生提供宣泄情绪、舒缓压力、诉说心事的平台。

切实加强预防干预
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通过咨询、测评、访谈、排查开展全链条风险防控。建立“5+2”“白+黑”“线上+线下”的不间断、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与指导297人次。9月19-22日开展全覆盖心理健康素质测评,依托心理咨询中心和学院心理工作站开展访谈排查2509人次。出台《青岛科技大学心理危机学生结对帮扶工作机制》(青科大学字〔2022〕29号),扎实落实学院领导班子对心理危机学生结对帮扶,确保责任明晰、信息畅通、跟踪闭环。学校危机干预工作实施“周总结、月汇报”制度,学院内部每周交流汇报危机发展变化,每月向学校提报跟踪管理情况,形成多维度、系统化的学生心理健康动态管理数据库。

持续强化队伍建设
充分调动辅导员、班主任、导师以及家长等育人力量,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本学期已组织辅导员“强基计划”2期、咨询师“月享会”2期,班主任座谈会2场,“家长心讲堂”1期。10月25日,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在崂山、四方、高密、中德校区对2022级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音使者1300余人开展专题培训4场次,使他们成为心理健康工作“好帮手”、班级同学的“贴心人”和异常情况的“侦查员”,打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