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杨天梅带队赴青岛大学调研交流
青科大最新自然指数排名跻身全球前100强
校领导赴广州调研校友企业并走访当地校友会
青科大3名校友获评“青岛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李沧区委副书记、区长傅跃鑫一行来校调研
学校举办“校长有约——校长下午茶”学生座谈会
学校举行第18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开班仪式
校领导出席青岛科技大学江西校友会换届大会并看望校友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党委书记杨天梅赴高密校区宣讲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开展调研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宏科做客“名家讲堂”
当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的实验室灯光穿透深夜,刘凯教授盯着Nature杂志邮件上“正式接受”的字样,指尖在键盘上悬停良久。“成了!”他轻轻舒了口气,14年学术征途上的风霜与星光,3年集中攻关的迷茫与坚持,此刻都凝在这行字里——对于34岁的刘凯而言,这不仅是为母校青岛科技大学捧回了首篇Nature正刊论文,更是给百年橡胶工业史,亲手嵌上了一块“会发电”的里程碑。 颠覆百年认知刘凯的研究对象,是“热电弹性体”。“传...
青岛科技大学“811”项目建设作为学校实现创新突破与内涵式发展的核心引擎,正驱动着各学科领域迸发蓬勃生机。化工学院作为此项战略工程的重点建设单元,始终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明确目标、拉高标杆、强化特色,致力于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特别是绿色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与科技保障。在这幅波澜壮阔的奋斗画卷中,过程系统工程研究所团队教师以深厚的学术造诣、炽热的...
孙晓岩,化工学院教授,现任山东省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工业软件山东省重点实验室主任和过程系统工程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过程系统工程、工业过程智能化与信息化、工业软件、面板级高纯化学品制造等研发。主持工信部重大攻关计划项目2项和子课题1项,山东省区域急需紧缺人才项目1项以及重大创新工程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企业横向项目20余项,近3年合同经费3000余万元,到账经费1600余万元。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石化联合会科技...
石晨旭,传媒学院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曾获中国广告长城奖学术类金奖。兼任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与科研协同促进石晨旭老师带领学生共同开展国家级科研项目,以身作则,实现教学与科研协同促进。石晨旭老师2022年获批全国首批国家艺术基金评论人才资助项目,实现了我校国家艺术基金零的突破。2022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课题,...
马兴录,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国家级一流课程负责人,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智能机器人等。从教三十载,马兴录老师将产品研发、教学、育人融合在一起,培养一流专业人才。潜心科学研究 “雪龙”号上显身手1992年,马兴录老师于大学毕业设计时开始了离子色谱仪的研发工作,并从此走上了化学分析类仪器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高效催化新工艺开发创新团队,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为己任。他们既是尖端技术开拓者、立德树人践行者,也是科技成果转化桥梁。团队始终秉持 “教研相长、产学融合” 理念,攻克系列关键领域 “卡脖子” 技术,为我国精细化工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深耕科研沃土,培育时代创新英才55岁的丁军委教授常年保持每日14小时以上工作强度,从“分子键上雕刻”到“产业巨轮轰鸣”,用坚守诠释...
郭江龙,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岛市“十佳思政名师”。现任青岛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山东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青岛科技大学)副主任,兼任山东省高校中国革命史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青岛市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等领域研究。在教学科研工作中,郭江龙老师立足于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研究和高校“大思政课”教学改革,致力于科学研...
赵成刚,高密校区创新方法教研室主任、讲师。山东省计算机学会机器人专委会委员、华为开发者专家、华为布道师、谷歌奖教金获得者、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学督导,获评学校十大杰出青年、教育先锋和优秀共产党员。以赛促教强突破。赵成刚老师获评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青岛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教学设计比赛本科课程思政组特等奖、山东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产教融合赛道二等奖、全国混合式教学设计创...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官方抖音
青岛科技大学报
官方视频号
学习强国号
鲁ICP备05001948号-1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2023 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