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科技大学韩国全州大学联合办学招生简章
|
2005-07-29 |
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与韩国全州大学联合办学的进行方式:学生分别在青岛科技大学和韩国全州大学学习,并最终获得韩国全州大学本科文凭。 青岛科技大学坐落在素有“东方瑞士”之称的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是一所以理工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文学、医学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现有50个本科专业,24个硕士点,3个博士点。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四方校区占地500多亩,东部校区坐落在风景秀丽 |
》
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国际学生中心总监访问我校
|
2005-07-28 |
应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邀请,爱沙尼亚塔林理工大学国际学生中心总监MARIANN、SUSI一行,于7月19日至7月22日来我校访问。校长马连湘会见了塔林理工大学客人,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化工学院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与MARIANN、SUSI等就两校间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合作办学等事宜进行了会谈。 访问期间,爱沙尼亚客人参观了我校东部新校区。 |
》
中国科学院院士余国琮先生来我校访问
|
2005-07-28 |
7月18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蒸馏专家余国琮教授一行在李建隆教授的陪同下光临我校。在5号教学楼301教室,余国琮教授作了“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与创新”的精彩学术报告,参加报告会的有化工学院党总支书记王精才、院长陈学玺,以及二百多位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会后,余院士还与部分教师就化工学科的学术前沿进行了深入的学术讨论。 余教授开拓以计算传递学为基础的蒸馏过程与设备合一 |
》
我校8名大学生参加青岛市首届高校学生干部培训
|
2005-07-28 |
7月24日至26日,在团市委的组织下,青岛市首届高校学生干部培训班在仰口创展中心开班。本次培训班由来自青岛市13所高校的76名学生干部组成,我校的潘传虎、徐芊等八位同学参加了此次培训。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团市委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精神、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干部需要加强的方面给培训班的同学安排了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队建设和领导力、学生会工作技巧与方法、公文 |
》
副校长罗公利赴临沂地区看望社会实践服务团同学
|
2005-07-27 |
7月23日,副校长罗公利及牟宗荣、王士卿、刘传华等一行赴临沂革命老区,看望在那里进行社会实践的同学们,鼓励他们发扬青岛科技大学的优良作风,在将自己智慧和才能奉献给老区的同时,要虚心向那里的人们学习,特别是在思想和道德素质方面,有所锻炼,成长成才。 罗公利在行程中,多次要求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单位,要有长期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规划;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工作;要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要充分利用 |
》
我校与海洋科技馆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举行
|
2005-07-27 |
7月26日上午,“青岛海洋科技馆与青岛科技大学共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海洋馆隆重举行。我校副校长罗公利、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勇、团委书记聂法良和化学院院长张书圣、化学院党总支书记晋文辉以及青岛市科协主席杨柏林、青岛海洋科技馆党总支书记张实、常务副馆长齐继光、副馆长王宝奎等出席揭牌仪式。 仪式上,齐继光和李勇共同签署了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协议书,罗公利与杨柏林一起为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
》
校“立足本岗位,保持先进性”主题教育网页推出
|
2005-07-27 |
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精神,切实搞好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校党委宣传统战部部、校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经过积极的努力,于7月27日推出了“立足本岗位,保持先进性”主题教育网页(http://star.qust.edu.cn/xj/)。 自放暑假以来,党委宣传 |
》
机电学院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在临沂挂牌
|
2005-07-27 |
7月22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教学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在临沂常林集团正式挂牌。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梁树清和常林集团吴副总经理一起为实践基地挂牌,机电学院“科技之帆”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师生参加了挂牌仪式,并在挂牌后参观该实践基地。 |
》
化工学院“流动儿童快乐暑假志愿服务团”将“快乐”送给农民工子女
|
2005-07-26 |
化工学院成立了“流动儿童快乐暑假志愿服务团”,利用暑假对部分无人看管的流动儿童进行学习、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将“快乐”送给他们。 此次化工学院志愿服务突出“快乐”两字,将学习辅导和快乐交流相结合。服务团对流动儿童开出了英语、语文、数学、体育、心理健康等辅导课程。每天的学习课间为他们播放电影以及教唱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此间,服务团将深入农民工家庭,倾听他们心中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真实 |
》
“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出征
|
2005-07-20 |
7月20日上午,青岛科技大学500余名大学生组成的28支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团,奔赴全国部分地区,深入社会基层,开展各种服务活动,副校长罗公利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为他们送行。 这28支队伍中有以博士生导师带队的博士硕士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团、大学生红色之旅参观服务团、外来务工人员真情志愿服务团、流动儿童快乐暑假志愿服务团、形势政策宣讲团、企业文化调查及技术支持实践服务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