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毕业生主题party 让记忆成为永恒
|
2006-06-19 |
为了欢送毕业生,使毕业生有一个完美的大学句号。6月18日校广播站,传薪论坛,网通社三家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联合举办了“2006毕业生party”。 在晚会开始之前,毕业生就早早的来到了活动现场,并在纪念簿上签名留念。主持人以轻松幽默的开场开始晚会,把大家先前的一丝离别的忧愁抹去,接着一段劲舞,使现场的气分高涨起来。随后学弟学妹纷纷登台献艺,表达了他们对即将离校的学哥和学姐的良好祝愿
|
|
学位服着装规范
|
2006-06-16 |
学位服是学位有形的、可见的标志之一。实行学位服,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位制度,有利于全社会进一步尊重知识和人才,有利于激发攻读学位者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加强学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和国际交流。 实行学位服,是一件严肃认真的工作。学位服只限于学位获得者、攻读学位者及学位授予单位的校(院、所)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及委员(或导师)在学位论文答辩会、学位授予仪式、名誉博士学位授予仪式
|
|
“高校信息杯”软件设计大赛结果揭晓
|
2006-06-16 |
青岛科技大学“高校信息杯”软件设计大赛得到了全校师生的关注和参与,共报名16支队24件作品参赛,最终共有7支代表队8件进入决赛。 获得一等奖的是HiALL队,获得二等奖的是ARM队、HiALL队,获得三等奖的是UnityFly队、地狱四人组队、OFM队,Bluedream队和智能精灵队获得优秀奖。
|
|
关于征集论文参加全国化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的通知
|
2006-06-16 |
各党总支: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结交流第十八届年会以来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兹定于2006年7月中旬在淮海工学院召开全国化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十九届年会,我校将组织优秀论文参加本次年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全国化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定于2006年7月9日举行。 2) 来稿一般不超过4000字(特稿不超过6000字
|
|
毕业学生干部茶话会召开
|
2006-06-15 |
6月13日下午,2006届毕业学生干部茶话会在东部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副校长罗公利出席了茶话会并讲话,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公安处、后勤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来自校、院学生会应届毕业学生干部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聂法良主持。 座谈会上,毕业学生干部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衷心感谢学校的关怀与培养,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新的工作岗位和学习生活中
|
|
毕业学生干部茶话会召开
|
2006-06-15 |
6月13日下午,2006届毕业学生干部茶话会在东部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副校长罗公利出席了茶话会并讲话,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教务处、公安处、后勤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来自校、院学生会应届毕业学生干部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聂法良主持。 座谈会上,毕业学生干部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衷心感谢学校的关怀与培养,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同学们纷纷表示,在新的工作岗位和学习生活中,一定要努力工作
|
|
关于印发2006届毕业生离校工作安排的通知
|
2006-06-15 |
各学院、有关部、处、校直有关单位: 《2006届毕业生离校工作安排》已于6月1日经学生工作委员会会议通过,请遵照执行。 各学院要及时将离校安排通知到每一个毕业生,切实做好毕业生的文明离校教育。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离校工作的总体安排,认真准备,分工负责,抓好落实。在工作过程中,要突出“情、严、实”,真诚关心,热情服务,确保毕业生在尊重、理解和感动的气氛下顺利、平安离校。 校长办公室 学生工作处
|
|
校园音乐剧 用激情畅想明天
|
2006-06-15 |
为了给2006届毕业生一份真诚丰盛的精神礼物,一个温馨美好的回忆,同时丰富我校课余文化生活,增进毕业生和在校同学之间的交流。 6月6日、13日,由校学生会文艺部举办的“青岛软控杯”2006年青岛科技大学“我们怎样走过”欢送毕业生校园音乐剧分别东部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四方校区西礼堂举行。 整个音乐剧演出完全为我校学生原创,内容涉及爱情与亲情、理想与追求、失落与迷茫、求职与就业等当代
|
|
机电学院在“校长杯”数学知识竞赛上取得好成绩
|
2006-06-15 |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青岛科技大学“校长杯”数学知识竞赛上,机电学院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并包揽个人前三名,成绩喜人,是学风建设结出硕果。 机电学院多渠道开展学风建设,通过科研、教学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动学风教育,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兴趣浓厚,综合素质较高,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学风建设成效显著。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开拓学风建设的新渠道,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让学风建设成为
|
|
中德学院建立“学生学籍处理预警机制”
|
2006-06-15 |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更好的维护学生权益,形成学校、学生、家庭之间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互动、互补的良好局面,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中德学院积极探索建立“学生学籍预警机制”。 作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管理理念的一种举措,这一机制一改传统的“事后处理型”管理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在“学生学籍预警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学院学生管理人员通过密切关注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提前半年予以警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