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伟泳
1997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曾在德国马普所(洪堡学者)、美国阿肯色大学、莱斯大学、伍斯特理工学院、汉普顿大学进修或工作,2011年于青岛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泰山学者,兼职)。
目前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1)纳米催化在环境化学的应用。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制备不同金属类型以及尺寸可控、窄分布的金属纳米簇并研究金属纳米簇的负载化。2)纳米吸附在环境治理的应用。10纳米的氧化铁纳米粒子可以很快地将500ppb的砷吸附而降至5-8ppb。我们主要研究氧化铁纳米粒子尺寸与金属离子吸附量的关系及其吸附机理,为其实际应用提供方案和依据。3)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我们在量子点材料选择与改善、迁移层材料选择与改善、电极材料的选择与改善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获得新型量子点太阳电池。
至今已经在量子点、金属纳米簇、磁性纳米材料合成及其在催化、净化、能源、生物医学等方面累计发表92篇文章,SCI论文84篇,SCI他引用3474次,有16篇他引超过50次,h指数为31;另发表会议文章6篇,编辑评论2篇;获授权中国专利2项,美国专利2项。现在是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