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聚焦 > 正文

学校高鹏教授团队在光学遥感领域取得新进展

作者:高鹏 来源:数理学院 责任编辑:于薛刚终审:于立岩 点击: 日期:2025-09-23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数理学院高鹏教授团队在风云三号F卫星(FY-3F)与大气一号卫星(DQ-1)的光学遥感数据处理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Sampling Correction Approach With Interpolation Sliding Window for FY-3D/MERSI-II On-Orbit Calibration》和《Does the Satellite Sensing Column-Averaged Dry-Air Mole Fraction CO2 (XCO2) Require Oxygen Concentration from O2-A Band for Normalizing?》已发表于国际知名遥感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中科院一区TOP,影响因子8.6)。两项研究均以青岛科技大学为通讯单位,并获得了国家风云卫星应用先行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第一项研究针对风云三号F星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Ⅱ型(FY-3F/MERSI-II)的在轨辐射定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插值滑动窗口的采样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亚像素校正项,有效减轻了月球表面反射特性不均匀分布的影响,显著提高了月球观测数据的采样校正精度与定标数据质量,增强了遥感器在轨观测数据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风云系列卫星(如2023年8月3日成功发射的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F)的在轨辐射定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文章链接:DOI:10.1109/TGRS.2025.3540869

另一研究聚焦于全球首颗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大气一号(DQ-1,2022年4月16日发射),重点探讨了在利用氧气A波段反演大气CO₂柱浓度(XCO₂)时是否必须同步获取氧浓度数据这一关键问题。传统上,卫星光谱仪通常借助O₂-A带获取氧气浓度,并利用氧气与干空气的稳定比例关系对CO₂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有效减少系统误差和仪器偏差,提高反演精度。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气象数据的替代归一化方法,可在保证精度的同时降低对硬件的要求和成本。团队利用轨道碳观测卫星2号(OCO-2)的实测数据,对比了O₂-A带归一化与气象数据归一化所得CO₂反演结果,并借助总碳柱观测网络(TCCON)数据进行了验证,为卫星反演算法的优化提供了新路径。文章链接:DOI:10.1109/TGRS.2025.3575603

  • 崂山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松岭路99号

  • 四方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郑州路53号

  • 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小清河路6号

  • 高密校区:

    山东省高密市杏坛西街1号

  • 济南校区:

    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80号

  • 教科产融合学院(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联通路(西段)5188号

   鲁ICP备0500194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07号   
©2023 青岛科技大学